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框架、要素与效率

被引:6
作者
封铁英 [1 ]
仇敏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主体框架; 关键要素; 效率测度;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2.06.026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政府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推行就业政策的综合载体,长期发挥着缓解就业压力、调节供需平衡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变迁,传统体系的职能设置、服务提供凸显出严重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本文经对比分析指出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从框架构建、要素重组、效率测度三个维度实现全方位创新,对现有"高耸型"五级服务体系进行机构整合、职能定位,形成"扁平化"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省市、区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并加强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效率测度,为有效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政策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年公共就业培训比较研究.[D].马晓慧.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
[2]  
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研究.[D].李翔.厦门大学.2007, 07
[3]   就业政策评估指标研究的六个趋势 [J].
沈熙 .
开放导报, 2009, (01) :58-61
[4]   中外就业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J].
王乐芝 ;
钟华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2) :9-11+38
[5]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探索 [J].
贾海彦 .
改革与战略, 2007, (04) :25-28
[6]   不断完善我国就业服务体系 [J].
张丽宾 .
中国劳动, 2004, (09)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