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粉扩散频率及距离研究

被引:8
作者
卢宗志 [1 ]
江晓东 [2 ]
张明 [3 ]
宋新元 [3 ]
刘娜 [3 ]
邵改革 [3 ]
郑建波 [1 ]
胡继超 [2 ]
胡凝 [2 ]
姚克敏 [2 ]
冯芬芬 [1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 花粉散布; 基因漂流; 生物安全性;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2.02.03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紫色玉米紫糯18作为花粉供体,常规玉米吉单35作为花粉受体,通过模拟玉米花粉扩散实验,研究玉米外源基因向周围环境遗传漂流的频率和距离。结果表明,玉米花粉的扩散频率和距离与供、受体花粉的数量、花粉活力持续的时间及玉米散粉时的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不同玉米品种花粉产量不同,紫糯18的单株花粉平均产量干重为3.251 5 g,吉单35为2.207 3 g。花粉的存活时间与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湿度高,气温低,花粉易存活。当基因的漂流阈值为1%时,供体与受体隔离距离应在45 m;当基因漂流阈值为0.1%时,隔离距离应为300 m。鉴于转基因玉米的特殊性,建议将0.1%作为转基因玉米基因漂流的管理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杂交-渐渗进化理论在转基因逃逸及其环境风险评价和研究中的意义 [J].
卢宝荣 ;
夏辉 ;
杨箫 ;
金鑫 ;
刘苹 ;
汪魏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4) :362-377
[2]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向其近缘种的基因漂移之研究进展 [J].
李俊 ;
张春雷 ;
李光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3) :28-35
[3]   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环境生物安全评价及其关键问题分析 [J].
卢宝荣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04) :547-554
[4]   转基因水稻花粉扩散模拟方法研究 [J].
李仁忠 ;
刘寿东 ;
胡凝 .
内蒙古气象, 2007, (04) :31-34+45
[5]   玉米花粉量、散落分布及有效授粉范围研究 [J].
张士龙 ;
王冰 ;
李伟彦 ;
刘洋 ;
范大鹏 ;
张树光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01) :30-34
[6]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J].
钱迎倩 ;
田彦 ;
魏伟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4) :2-12
[7]   Cross-pollination of maize at long distance [J].
Bannert, Michael ;
Stamp, Peter .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7, 27 (01) :44-51
[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utcrossing between adjacent maize grain production fields [J] . A. Susana Goggi,Petrutza Caragea,Higinio Lopez-Sanchez,Mark Westgate,Raymond Arritt,Craig Clark.&nbsp&nbsp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6 (2)
[9]  
The relea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nto the environment [J] . Jan‐PeterNap,Peter L. J.Metz,MargaEscaler,Anthony J.Conner.&nbsp&nbspThe Plant Journal . 2003 (1)
[10]  
Pollen competition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sativa and O. rufipogon) [J] . ZhipingSong,BaorongLu,YingguoZhu,JiakuanChen.&nbsp&nbspNew Phytologist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