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地震次生山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被引:18
作者
杨军杰 [1 ]
张志 [1 ,2 ]
王旭 [1 ]
谷延群 [3 ]
强建华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
[3] 河北省遥感中心
[4]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次生山地地质灾害; DEM; 流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6.007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致使山体破碎,河流变迁,极大的改变了震区的地貌和地表景观,形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山地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采用传统实地调查山地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的方法困难很大,航空遥感技术可以宏观、全面、精确、及时地获取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预防灾害的进一步发生。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影像对汶川县地震次生山地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很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了汶川境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点的分布情况,利用先进的RS、GIS技术,在DEM的基础上,结合地质信息,通过水系流域的划分,探讨了地震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预防预警次生山地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浅谈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J].
刘珺 ;
贾明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05) :170-171
[2]   茂汶韧性断裂带(耿达—汶川段)的基本特征 [J].
林茂炳 ;
俞广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2) :44-51
[3]   遥感图像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J].
王瑞雪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1997, (02) :21-25
[4]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