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铁路遗产研究及其对我国铁路遗产保护的启示

被引:11
作者
张冬宁
机构
[1]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世界遗产; 铁路遗产; 区域合作; 专项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铁路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与电气时代、高速时代,见证了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整个过程,其遗产和遗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证据。综合铁路发展历程及奥地利赛默灵铁路、印度高山铁路和意大利与瑞士的雷塔恩铁路成为世界铁路遗产的经验,从遗产学的角度分析,它们都拥有突出普遍性、独特创新性、传承保护性、区域影响性等共有价值特征及各自的独有价值特征。我国也有不少宝贵的铁路遗产,但保护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世界铁路遗产的成功保护经验启示我们,我国在铁路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注重平衡铁路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区域合作、确定铁路遗产资源开发方案、落实专项保护资金,利用自身优势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铁路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J].
杨玲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 (03) :54-58
[2]   世界铁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J].
何尚 .
中国报道, 2010, (12) :46-47
[3]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J].
阙维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23-534
[4]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S〕 .2 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政府间委员会世界遗产中心.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