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的生态效应

被引:13
作者
张喜文
王桂兰
黄明镜
郭书奇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长治
[2] 大同市农牧局!山西大同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4] 陵川县农业局!山西陵川
关键词
高寒区; 旱地玉米; 覆盖方式; 生态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3~ 1997年 ,在高寒区旱地采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下铺秸秆上覆地膜等覆盖方式 ,与传统耕作不覆盖进行比较 ,研究了其对产量及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下铺秸秆上覆地膜处理可有效克服单纯覆盖消耗地力过重和单纯整秸秆覆盖又导致地温下降的弊病 ,能显著提高玉米单产。原因主要是有效地调节了地温 ,延长了生育期 ;提高了土壤的贮水能力和降水利用效率 ;土地用养结合 ,水、肥、气协调供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水分研究
    籍增顺,王盛霞,洛希图,张象俊,武金芳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03) : 7 - 12
  • [2] 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张喜文
    李洪
    王清水
    孙万荣
    梁士孝
    李彦文
    程宏莲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01) : 40 - 49
  • [3] 旱地玉米、小麦免、少耕秸秆覆盖技术
    刘杰,籍增顺,杨志民,赵金梅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03) : 1 - 6
  • [4] 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
    王淑芬
    张名昌
    翁惠玉
    刘守渠
    贾炜珑
    郭秀荣
    高兰华
    王宏兵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03) : 58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