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被引:16
作者
戴锐
机构
[1]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 芜湖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现代性; 主体本位; 主体路向; 科学化路向;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04.02.039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与“现代性”的内涵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对传统的扬弃为基本起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过程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社会本位”(具体表现为“任务本位”)的目的观。马克思主义则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识必须回归主体自身,完成由“社会本位”到“主体本位”的转换,即以促进入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并将人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测度,需要在主体路向和科学化路向上同时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挑战与对策——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前瞻 [J].
陈伊生 .
观察与思考, 1999, (09) :41-42
[2]   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实现现代化 [J].
杨为波 .
观察与思考, 1999, (03) :34-35
[3]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J].
袁宝华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9, (01) :7-9
[4]   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J].
张国芹 .
理论前沿, 1998, (24) :16-17
[5]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陈秉公著, 2001
[6]  
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 上海三联书店 , 佘碧平著, 2000
[7]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8]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邱伟光, 1999
[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软管理模式[M]. 改革出版社 , 盛宇华著, 1998
[10]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英克尔斯(Inkele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