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20
作者
顾明远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学校组织的文化; 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 科学技术发展史; 活动课程; 地位;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1995.04.003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中坚,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就是人文科学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容易产生技术至上的思想。但是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固然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学伦理问题。这些问题需依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来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必须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时代要求大学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我国大学生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生气勃勃,敢想敢干。但是还需要再提高人文科学的素养,使他们具有更高的情操,更强的社会责任心。人文科学教育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领域。大学教育中除了公共政治课以外,应规定一定的学分,让学生选学以上几个领域的课程。校园文化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学校师生的学术活动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有效活动课程。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无形的潜在课程。要认真和精心的加以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比较高等教育 [J].
符娟明 .
高等教育学报, 1989, (01) :1-24
[2]  
比较高等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符娟明 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