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的新特点及农民失权状况分析

被引:11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 土地制度创新;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0.10.021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流转和农业实行规模经营的提出,农村兴起了新一轮的圈地高潮。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不可能有效保障土地流转的农民权益。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土地市场化流转难起步是农民土地流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主要原因。解决的途径: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界定、测定农村集体土地范围和数量的基础上,将集体土地确认到以组(自然村)为主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并以股权形式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三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100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考量与现实困境研究 [J].
刘鸿渊 ;
叶子荣 .
求实, 2010, (02) :86-89
[2]   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江苏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J].
徐元明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01)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