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田包佃特征辨证

被引:7
作者
葛金芳
机构
[1] 湖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关键词
包佃; 讨论范围; 官田; 逃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宋代官田包佃之所以值得重视,不仅因为包佃的日趋盛行,在当时土地使用、流民安置、赋役征取乃至水利资源的保护等方面引发出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由于包佃涉及到官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关系以及租佃经济的各种表现形式等重大课题。国内外论著于包佃虽有涉及,惜未展开。近有杨康荪先生以其深厚功力,精心结撰《宋代官田包佃述论》,对包佃首次加以全面研究,在包佃发展过程的构勒与规模估计、包佃主身份与包佃权性质的判断、以及差额地租的估算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或基本正确的看法,其功不可没。但是,杨文亦有一些论断似与笔者所见史料不够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宋代五等下户的经济地位和所占比例 [J].
梁太济 .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3) :98-105
[2]  
《宋会要.食货》[?]之28 .
[3]  
《宋会要.食货》63之171 .
[4]  
仁宗皇祐二年六月记事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