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

被引:133
作者
钱耀荣 [1 ,2 ]
晏晓颖 [3 ]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 广州卫生学校
[3] 广东药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发生率;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71 [妇产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评价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搜索我国主要中文数据库及Pubmed中有关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中英文文献,应用MetaAnalyst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筛选出84篇文献,提供的总样本量为52 776例次,共检出8390例次抑郁症。抑郁发生率为14.7%(13.1%~16.3%),不同类型地区产后抑郁发生率不同,直辖市最低10.9%(8.7%~12.7%),县级地区最高16.4%(11.9%~22.2%);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产后抑郁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以EPDS≥10分为评价标准所得的发生率高于以EPDS≥13分和SDS≥50分为标准的发生率。结论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经济落后地区发生率更高,应该更加关注中部、西部,关注城镇、乡村等不发达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社会支持与不同阶段产后抑郁的相关分析 [J].
皮俏冰 ;
张丽 ;
张志 ;
李卫晖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 (05) :608-610+613
[2]   产褥期抑郁症的产科影响因素探讨 [J].
吴玲玲 ;
侯红瑛 ;
周道友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01) :5-6
[3]   三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研究 [J].
郭田 ;
周克雄 .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4) :2220-2222
[4]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J].
杨红霞 ;
宋国丽 ;
李如萍 ;
王青莲 ;
宋晋霞 .
护理研究, 2009, 23 (34) :3126-3128
[5]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J].
韩爱卿 ;
单瑞芹 ;
李娟 .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22) :3181-3183
[6]   产后抑郁的相关产科因素的研究 [J].
李禾 ;
沈汝(木冈) ;
杨惠娟 ;
何芳 ;
张雯 ;
丁辉 .
实用预防医学, 2008, (01) :170-171
[7]   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J].
黄培红 .
现代医院, 2006, (07) :142-143
[8]   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J].
杨怡 ;
何仲 ;
不详 .
实用护理杂志 , 2003, (03) :63-64
[9]   产后抑郁症与社会心理因素 [J].
张新波 ;
盛苏娜 ;
翟书涛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 (06) :334-336
[10]   “坐月子”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J].
关宏岩 ;
戴耀华 ;
Elizabeth Dziadik ;
孙二妹 .
中国妇幼保健, 2002, (08) :19-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