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青藏高原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9
作者
:
潘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潘保田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李吉均
周尚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周尚哲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不详
机构
:
[1]
兰州大学地理系
[2]
兰州大学地理系 兰州
[3]
兰州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92年
/ 17期
关键词
:
冰楔;
倒数第二次冰期;
青藏高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青藏高原第四纪期间受冰期气候的影响,多年冻土下限强烈下降,广大地区笼罩于冰缘环境之下,发育了大量的古冰缘遗迹.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中,冰楔假型(Ice-wedge casts)因其重要的古环境重建意义而倍受注意.70年代末,郭东信和张维信等根据14C测年资料,指出青藏高原存在23500±1200a B.P.以前的末次冰期冰楔.80年代中期,徐叔鹰等在青海
引用
收藏
页码:1599 / 16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末次冰期旋迴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J]. 李吉均,朱俊杰,康建成,陈发虎,方小敏,穆德芬,曹继秀,唐领余,张宇田,潘保田.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10)
[2]
青海高原东部晚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保田
;
徐叔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徐叔鹰
.
科学通报,
1989,
(07)
:534
-536
[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发展探讨
[J].
徐叔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叔鹰
;
张维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张维信
;
徐德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德馥
;
徐齐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齐治
;
石生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石生仁
.
冰川冻土,
1984,
(02)
:15
-25
[4]
青藏高原上的砂楔
[J].
郭东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1979,
(01)
:51
-73
[5]
青芷高原公路沿线多年冻土某些标志特征
[J].
张维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维信
.
兰州大学学报,
1979,
(02)
:113
-122
←
1
→
共 5 条
[1]
末次冰期旋迴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J]. 李吉均,朱俊杰,康建成,陈发虎,方小敏,穆德芬,曹继秀,唐领余,张宇田,潘保田.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10)
[2]
青海高原东部晚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保田
;
徐叔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徐叔鹰
.
科学通报,
1989,
(07)
:534
-536
[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发展探讨
[J].
徐叔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叔鹰
;
张维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张维信
;
徐德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德馥
;
徐齐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徐齐治
;
石生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石生仁
.
冰川冻土,
1984,
(02)
:15
-25
[4]
青藏高原上的砂楔
[J].
郭东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1979,
(01)
:51
-73
[5]
青芷高原公路沿线多年冻土某些标志特征
[J].
张维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维信
.
兰州大学学报,
1979,
(02)
:113
-12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