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监测与矿尘成分分析

被引:13
作者
鹿德智 [1 ]
宋志方 [1 ]
杨海兵 [2 ]
李少奎 [1 ]
许琳 [1 ]
佟广元 [3 ]
吕泽波 [3 ]
机构
[1]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2]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徐州矿务集团卫生处
关键词
煤矿粉尘; 瞬时粉尘浓度; 呼吸性粉尘浓度; 游离二氧化硅; 金属与类金属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4 [生产环境卫生]; TD714 [矿尘];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081903 ;
摘要
目的: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评价煤矿粉尘危害水平;分析煤尘的组成成份,为探讨粉尘性职业损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粉尘采样器采集煤尘,计算作业场所瞬时总粉尘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PC-TWA)。运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煤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尘中主要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结果:(1)甲、乙两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mg/m3、39.35±148.10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mg/m3、2.15±2.07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9.60mg/m3,甲矿显著高于乙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3)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715.8±26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仍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防、降尘体系;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锰尘对工人血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及金属元素的影响 [J].
张振明 ;
高玉秋 ;
姜岳明 ;
陆继培 ;
廖风玲 ;
曾海玑 ;
Herrero Hernandez Elena ;
Kim Yangho ;
PiraEnrico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6) :838-840
[2]   粉尘测定的采样方法及其结果的可比性 [J].
Dirk Dahmann ;
杨磊 ;
王正伦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 (04) :60-61
[3]   镍致癌的自由基机制 [J].
马雪瑛 .
卫生研究 , 1997, (03) :25-28
[4]   几种化合物对石棉诱发肺泡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 [J].
樊晶光 ;
王起恩 ;
吴卫东 ;
刘世杰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1) :33-35
[5]  
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 2002
[6]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泰廙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