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抗药性研究——Ⅰ.棉铃虫抗药性调查及其抗药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3
作者
朱明道
谭福杰
张敦阳
沈晋良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
[2] 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 本院植保系级学生
[3] 本院植保系级学生
关键词
棉铃虫; 毒力; 药剂; 滴滴涕; 棉铃实夜蛾; 棉花害虫; 毒性; 二二三; 害虫抗药性; 抗性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美国昆虫学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烟夜蛾属(Heliothis spp.)害虫抗性的标准测定方法,对江苏等地区棉铃虫抗性水平调查的结果表明:江苏棉铃虫种群对常用杀虫药剂抗性水平是山东虫种的5倍以上,特别是江苏东台种群对滴滴涕的抗性水平,从1975年至1981年提高了12倍以上。因此,江苏种群抗性较强,山东种群较敏感。 以甲胺磷、乐胺磷对上述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分别进行测定表明,棉铃虫两种群的相对毒力或共毒系数基本相近,初步证实抗性种群对甲胺磷、乐胺磷不表现明显抗性;用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剂加西维因对抗性种群测定,增效比值达8—27倍由此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可能是导致棉铃虫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