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被引:240
作者
陶诗言
赵煜佳
陈晓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梅雨期; 陶爵; 霉雨期; 连阴雨; 高空; 亚洲; 季节变化; 季节性变化; 周期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气候的资料以及1951—1957年的高空资料,对东亚的梅雨期气候特点,以及梅雨期跟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作了分析.作者发现,东亚梅雨期的开始和结束是很有规律性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是发生在亚洲上空行星风带向北突然推进的时期.东亚梅雨期开始的日期跟印度季风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的日期是相一致的.梅雨期的结束跟日本馆野高空西风急流消失并且东风出现的日期很接近.这种在亚洲上空出现的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在年与年之间,虽然在时间上有一些出入,但变化的型式却是一致的.这种现象的揭露,对于东亚梅雨的了解及预报问题是有帮助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梅雨结束时期沿东经140度上风场的变化 [J].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4) :294-302
[2]   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大气环流的结构 [J].
陶诗言 ;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3) :234-247
[3]   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时期的环流特征 [J].
陈汉耀 .
气象学报, 1957, (01) :1-12
[4]   近五年东亚夏季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及夏季特征的初步探讨 [J].
刘匡南 ;
邬鸿勋 .
气象学报, 1956, (03) :219-242
[5]   1946年长江流域的梅雨 [J].
高由禧 .
气象学报, 1952, (Z1) :61-84
[6]   1945—46年亚洲南部与美洲西南部急流进退之探讨 [J].
叶笃正 ;
高由禧 ;
刘匡南 .
气象学报, 1952, (Z1) :1-32
[7]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34, (01) :1-2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