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同脱腥方法对豆乳中蛋白质含量及脱腥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谢继志
张天宝
顾瑞霞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关键词
大豆; 豆腥味; 脱腥方法; 蛋白质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豆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豆腥味是研究开发新的蛋白食品的主要障碍。在众多的脱腥专利技术中,结合热处理钝化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是广为采用而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热处理虽则使豆乳风味及口感有明显改善,但也程度不同地降低了大豆蛋白的可溶性,影响了大豆蛋白的得率。本文就几种行之有效的脱腥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豆乳中蛋白质的影响规律作了某些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豆腥味的产生、防止和去除 [J].
戴家焜 .
食品科学, 1983, (07) :12-18
[2]  
软饮料工艺学.[M].邵长富;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7,
[3]  
大豆与大豆食品.[M].骆承庠;韩光烈编;.轻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