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下游防洪保护区恢复力诊断

被引:23
作者
张灵 [1 ]
陈晓宏 [2 ,3 ]
千怀遂 [1 ]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3] 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防洪保护区; 恢复力; 诊断; 地理信息系统; 北江下游;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1.09.015
中图分类号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新战略,将防洪减灾过程分为防洪、承灾及灾后恢复3个阶段,以恢复力描述防洪保护区发生洪灾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选择影响恢复速度、时间和恢复后水平的因子构建了防洪保护区恢复力指标体系,并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均衡规划综合诊断模型。以北江下游为实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北江下游防洪保护区恢复力最大为0.57,最小为0.33。诊断结果符合北江下游实际,说明了该模型在北江下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29 / 1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多目标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M].冯尚友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  
Global streamflows – Part 2: Reservoir storage–yield performance.[J].Thomas A. McMahon;Richard M. Vogel;Geoffrey G.S. Pegram;Murray C. Peel;Derek Etkin.Journal of Hydrology.2007, 3
[3]   防洪抗旱减灾研究进展 [J].
程晓陶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03) :191-198
[4]   干旱期水安全及其风险评价研究 [J].
张翔 ;
夏军 ;
贾绍凤 .
水利学报, 2005, (09) :1138-1142
[5]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J].
阮本清 ;
韩宇平 ;
王浩 ;
蒋任飞 .
水利学报, 2005, (08) :906-912
[6]   三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洪水实时预报方案的比较研究 [J].
熊立华 ;
郭生练 ;
庞博 ;
姜广斌 .
水文, 2003, (05) :1-4+41
[7]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设计与开发 [J].
郭生练 ;
彭辉 ;
王金星 ;
戴自逑 ;
宋星原 ;
谢平 ;
彭定志 .
水文, 2001, (03) :4-7
[8]   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 [J].
陶涛 ;
纪昌明 .
水力发电学报, 1999, (03) :106-112
[9]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J].
胡四一 ;
宋德敦 ;
吴永祥 ;
崔信民 ;
邹鹰 ;
沈福新 ;
王银堂 ;
戴星 .
水科学进展, 1996, (04)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