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沙系列突变点算法的对比分析——以内蒙古皇甫川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金花 [1 ,2 ]
张荣刚 [3 ]
张攀 [1 ]
康玲玲 [1 ]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关键词
水沙系列; 突变点; 双累积曲线法; Mann-Kendall法;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9.12.02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以黄河中游粗泥沙重要来源区皇甫川为例,利用皇甫川流域降雨量和皇甫川把口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双累积曲线法、Mann-Kendall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该河流水沙系列突变点,结果表明:利用双累积曲线法进行水沙系列突变点检验时,存在转折点数量不等且转折点出现时间也不一致的现象,确定突变点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而利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点分析时,突变点唯一且明显,这为计算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时快速确定水沙系列突变点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中上游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入黄泥沙的作用 [J].
熊贵枢 .
人民黄河, 1986, (04) :3-7
[2]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冉大川, 2000
[3]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徐建华等编著, 2000
[4]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魏凤英编著, 1999
[5]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张胜利等编著, 1998
[6]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青超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