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诸子与两宋士风

被引:1
作者
杨丙安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士风; 诸子; 伊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伊洛先河”——宋初诸子为开拓一代新士风的努力 我国古代士人的道德风尚,至六朝为之一变;逮至五代,遂颓糜败坏,不可收拾。时兵连祸结,域内板荡,凌弱暴寡,各思苟存,儒学衰,政教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废,而先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唐之亡,尚得三士,而整个五代,却几乎不闻有一忠贞之士。尤其冯道,最为典型。此人相五朝八姓,“如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诈,曾无愧怍”,“国存则依违拱嘿,窃位素餐;国亡则图全苟免,迎谒劝进。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而他自己却以“长乐老”自诩。所以,欧阳修骂他“无廉耻”,王夫之也斥他是“依阿苟容”的小人,范文澜同志更说他是这时期的“土特产”。这都不是冤枉他的。权臣如此,一般士人也好不了多少。欧阳修说他曾检阅过全部五代史籍,只发现有三个“全节之士”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