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法测定青藏高原土壤风蚀的初步结果

被引:60
作者
严平
董光荣
张信宝
张一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西安
[5]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
关键词
137Cs法; 青藏高原; 土壤风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137Cs作为大气核试验所产生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成为研究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的一种良好的示踪源.在青藏高原风蚀地区应用137Cs法研究了土壤风蚀的现代过程,初步查明青藏高原137Cs背景值及其分布;通过137Cs剖面分布态势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土地的现代风蚀过程,认为灌丛沙堆和半固定沙地经历了风沙蚀积的交替过程,而草地和旱作农田均表现为单一的风蚀过程;经137Cs模型计算,青藏高原风蚀地区土壤风蚀速率平均为47.59t·(hm2)-1·a-1,处于中度侵蚀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37Cs应用于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的初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 [J].
濮励杰 ;
包浩生 ;
彭补拙 ;
DavidLHiggitt .
土壤学报, 1998, (04) :441-449
[2]   137Cs法在风沙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J].
严平 ;
张信宝 .
中国沙漠, 1998, (02) :87-92
[3]   核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J].
石辉 ;
刘普灵 ;
田均良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3) :47-52
[4]   黄土高原小流域泥砂来源的137CS法研究 [J].
张信宝 ;
李少龙 ;
王成华 ;
潭万沛 ;
赵庆昌 ;
张一云 ;
严美琼 ;
刘亚伦 ;
蒋锦江 ;
肖举乐 ;
周杰 .
科学通报, 1989, (03) :210-213
[5]   青藏高原气候区划 [J].
林振耀 ;
吴祥定 .
地理学报, 1981, (01) :22-32
[6]  
青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
[7]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statistics to map 137Cs-derived net soil flux in south-west Niger [J].
Chappell, A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1998, 39 (03) :441-455
[8]  
Modell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processes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soil: digital terrain models and 137 Cs in southwest Niger[J] . Adrian Chappell.Geomorphology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