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脉客观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敏
吕维新
燕虹
陈万春
李景唐
机构
[1] 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3] 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
关键词
细脉; 脉象客观化研究; MX—5脉象仪; 脉道;
D O I
10.13192/j.ljtcm.1992.11.3.lim.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心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着手分析细脉产生的病生基础。通过超声多谱勒检测发现细脉与不细脉比,左心舒张期内径、心脏每搏量、平均动脉压较低(P<0.05),动脉壁张力较小(P<0.005),寸口桡动脉舒缩期内径明显减少(P<0.001),桡动脉血流量亦偏低。这说明中医指下细直而软的感觉是有其病生基础的。通过MX—5型脉象仪,观察比较桡动脉直径内从中间到两边七个等分点上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波型,检测后发现细脉者从中间到两边的峰高下降快而且平均值较小。反映了细脉细小而软血少气虚的定义。设想用脉道图面积积分和七个波平均峰值的乘积作为鉴别脉道粗细的指标,与中医切脉符合率达80%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对细脉者脉图参数和心输出量的初步观测 [J].
李绍芝 ;
谭日强 ;
颜文明 .
辽宁中医杂志, 1988, (01) :42-43+15
[2]   正常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J].
殷文治 ;
钱静庄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 (08) :43-45
[3]   试用生理学解释几种脉象 [J].
杨文政 ;
黄爱萍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2) :118-119+69
[4]   中医脉象定义和脉图识别探讨 [J].
陈惠江 .
蚌埠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91-293
[5]  
弹性腔理论及其在心血管系统分析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柳兆荣,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