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分析

被引:15
作者
董希斌
姜帆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森林类型; 恢复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帽儿山7种典型森林类型(示范区)植被恢复的调查,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各示范区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分析示范区植被恢复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时间、采伐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分布起主导作用,示范区Ⅵ(白桦-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樟子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恢复效果最好,示范区Ⅶ(白桦-山槐混交林)恢复效果次之。研究结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帽儿山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 [J].
贾洪纪 ;
姚余君 ;
崔大练 ;
马玉心 ;
蔡体久 ;
谭晓京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S2) :288-293
[2]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J].
王庆贵 ;
邢亚娟 .
植物研究, 2007, (01) :125-128
[3]   采伐干扰对长白山核桃楸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J].
马万里 ;
罗菊春 ;
荆涛 ;
Joni Kujansuu .
植物研究, 2007, (01) :119-124
[4]   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艾训儒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3) :5-9
[5]   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 [J].
丁壮 ;
姚余君 ;
宋日清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3) :87-89
[6]  
数量生态学.[M].张金屯著;.科学出版社.2004,
[7]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张文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