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王亮 [1 ]
张磊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随着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已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自1996年以来一直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已经大大弱化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面对步步走来的电子货币时代,我国央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从而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交易性货币供给: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光友 ;
张炳达 .
当代财经, 2009, (03) :50-54
[2]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J].
韩留卿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5) :30-34
[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 [J].
胡海鸥 ;
贾德奎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 (04) :26-30
[4]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改革的影响及对策 [J].
杨路明 ;
陈鸿燕 .
财经问题研究, 2002, (08) :30-32
[5]   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 [J].
谢平 ;
尹龙 .
经济研究, 2001, (04) :24-31+95
[6]   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J].
赵家敏 .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11)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