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被引:8
作者
周长华
王玲
谭友平
潘东泉
文卫锋
陈愫
机构
[1] 广东省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血液凝固; 质量控制; 血样采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采血、保存与运送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1196例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采血后进行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测定。结果 :1196份标本中 151份有误差 ,误差率为 12 6% ,在 151例误差中 ,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 14 4例 ,占 95 3 7% ;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者 3例 ,占 1 99% ;从留置针处采血 ,标本混有肝素者 4例 ,占 2 64%。结论 :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69 / 117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J].
石冬敏 ;
程釥 ;
张志平 .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05) :9-10
[2]   采血技术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J].
孙彩虹,倪一鸣,余国伟 .
实用护理杂志, 1996, (09) :401-401
[3]  
实用临床统计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胡书孝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