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鸭茅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23
作者
范彦 [1 ]
曾兵 [2 ]
张新全 [2 ]
马啸 [2 ]
机构
[1] 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
[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关键词
野生鸭茅; ISSR;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宝兴鸭茅和国外安巴鸭茅品种为对照,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新疆等地的32份野生鸭茅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试验筛选出引物12个,共扩增出多态性带8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7.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3.1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92 0~0.926 0。这说明我国鸭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32份中国野生鸭茅材料分为五大类,同一地区的鸭茅品种(系)基本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并对我国鸭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高羊茅的分子标记应用进展
    马啸
    张新全
    周永红
    白史且
    刘伟
    [J]. 草业学报, 2006, (02) : 1 - 8
  • [2] 鸭茅生理生态及育种学研究进展
    彭燕
    张新全
    [J]. 草业学报, 2005, (04) : 8 - 14
  • [3] 果蔗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
    王水琦
    林彦铨
    汤浩
    高三基
    潘世明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 412 - 417
  • [4] 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遗传特性比较研究
    帅素容
    张新全
    杜逸
    [J]. 草地学报, 1997, (04) : 261 - 268
  • [5] 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PMC减数分裂、花粉育性及结实性的研究
    张新全
    杜逸
    郑德成
    [J]. 中国草地, 1996, (06) : 39 - 41
  • [6] 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新全
    杜逸
    郑德成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 202 - 206
  • [7] 张利.仲彬草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
  • [8] 孙岳.五味子DNA指纹分析及质量相关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
  • [9] R. Manimekalai,P. Nagarajan.Assessing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oconut ( Cocos nucifera L.) accessions using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J].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6(1)
  • [10] Hanna Bolibok,Monika Rakoczy-Trojanowska,Aneta Hromada,Robert Pietrzykowski.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CR-based marker systems in assessing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winter rye (<Emphasis Type="Italic">Secale cereale L.) inbred lines[J].Euphytica,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