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洗作用对油气组分影响的理论探讨

被引:6
作者
申家年
卢双舫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洗作用; 状态方程; 相对溶解度; 松辽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2.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PR状态方程定量计算和分析了部分常用地球化学参数随气洗次数的变化规律及这些参数与气洗方式之间的关系;定义了相对溶解度(α)和残留能力(h)的概念;推导出了凝析油和残留油中化合物含量比值与α、h之间的理论关系。从理论上证明,同一次气洗形成的凝析油中正构组分含量比值nCm/nCm+1必然大于残留油中nCm/nCm+1;同一油藏早期气洗凝析油中比晚期气洗凝析油中含有更丰富的轻质组分。并且给出了不同期次气洗凝析油中组分的变化规律。最后,用理论研究的结果探讨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31井H1气层中凝析油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冯建辉 ;
谈玉明 ;
罗小平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2002, (06) :509-516
[2]   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作用 [J].
黄海平 ;
张水昌 ;
苏爱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3) :278-284
[3]   千米桥潜山构造凝析油气藏成因 [J].
姜平 .
天然气工业, 2001, (04) :39-42+8
[4]   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对油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J].
苏爱国 ;
张水昌 ;
向龙斌 ;
王小强 .
地球化学, 2000, (06) :549-555
[5]   运移分馏作用:凝析油和蜡质油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J].
张水昌 .
科学通报, 2000, (06) :667-670
[6]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凝析气藏判断及其分布 [J].
陈义才 ;
李延均 ;
杨远聪 ;
王廷栋 ;
李永康 ;
文享范 ;
孔庆云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4) :313-318+5
[7]   塔里木盆地凝析气形成 [J].
周兴熙 ;
李绍基 ;
陈义才 ;
王红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7-11+93
[8]   塔里木盆地凝析气的相态成因 [J].
周兴熙 .
天然气工业, 1996, (02) :5-8+100
[9]  
多元气-液平衡和精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郭天民等编著, 2002
[10]  
油藏流体的PVT与相态[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英)AliDanesh[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