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下水流中常规观测孔水位的形成机理及确定方法

被引:11
作者
陈崇希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湖北武汉
关键词
地下水三维流; 观测孔水位; 混合井;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等效渗透系数; 有限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地下水三维流中常规观测孔中水位的传统计算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计算观测孔中水位的Hantush Бочевер方程是缺乏物理基础的纯数学方法.分析了形成观测孔中水位的机理,提出三维地下水流中常规观测孔中只是孔口的流量为零,而孔内却存在"抽水"和"注水"的井孔;多层井(multilayerwell)不一定要求"多层"的条件,在均质单一含水层中的井孔可以具有多层井的基本特征;混合井孔的水位并不"混合",混合观测孔中存在符合机理的水头分布和流量分布规律等观点.普遍而言,三维流中的观测孔不能用通常所说的线汇/线源刻画,也不能用近几年提出的孔内为层流(线性流)的假定来研究该问题,然而可用笔者于1993年提出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方便、有效地模拟.就说明性算例而言,Hantush Бочевер方程只能近似用于孔径大于0.2m且径距大于10~20m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下水水平井流的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考虑井管内不同流态 [J].
陈崇希 ;
万军伟 .
地球科学, 2002, (02) :135-140
[2]   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空隙介质地下水流模型及模拟方法研究 [J].
陈崇希 .
地球科学, 1995, (04) :361-366
[3]  
地下水动力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崇希, 1999
[4]  
地下水混合井流的理论及应用[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崇希等著, 1998
[5]  
地下水不稳定井流计算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陈崇希著, 1983
[6]  
Aquifer test on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s .2 Hantush M S. Proc Am Soc Civil Engrs .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