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来柴胡及其方剂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龙全江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中药系
关键词
柴胡汤; 方剂; 药理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柴胡系伞形科植物,为常用中药,药用其根或全草。供药用的约20余种,主要为狭叶柴胡和北柴胡。其性凉、味苦,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具有解热、镇痛、镇静、镇咳、抗炎、抗病原体、抗溃疡等药理作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早已为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自本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尤以日本学者为多,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复方汤剂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八十年代以来柴胡及其方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抗炎作用 于庆海等从柴胡中提取柴胡总皂甙。大鼠肌注50mg/kg、25mg/kg,2%柴胡皂甙(Ⅰ)水溶液和6%小分子右旋糖酐0.1ml/只。用JB型三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足浮肿容积以考察Ⅰ的抗炎作用。实验表明,Ⅰ能明显抑制由右旋糖酐引起的足浮肿,剂量增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23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柴胡汤对正常家兔降温作用的实验观察 [J].
史正刚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1, (03) :39-41
[2]   舒肝消积丸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药理研究 [J].
孙慧莉 ;
张宪云 .
中成药, 1990, (08) :26-27
[3]   柴胡对腺苷酸环化酶的影响 [J].
曾熙兰 ;
肖建初 ;
胡本荣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 (01) :32-33
[4]   长白柴胡中柴胡皂甙a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廷利 ;
吕亚彬 ;
田振坤 ;
刘丽娟 .
中医药学报, 1988, (01) :4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