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质膜透性和内源激素与抗寒性关系初探

被引:35
作者
沈漫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
关键词
常春藤; 细胞膜伤害率; 半致死温度; 内源激素; 抗寒性;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5.01.038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低温半致 死温度以及在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常春藤抗寒能力和耐受低温极限有 所不同。露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脱落酸水平显著高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赤霉素水平则低 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越冬过程中常春藤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尤其是激素间的平衡与抗寒能力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脱落酸,赤霉素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J].
严寒静 ;
谈锋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95-199
[2]   ABA/GAs调控特异蛋白质与柑桔的抗寒性 [J].
刘祖祺 ;
林定波 .
园艺学报, 1993, (04) :335-340
[3]   植物激素与抗寒力的关系 [J].
罗正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1-5
[4]   致死低温确定法的改进及其在不结球白菜上的验证 [J].
朱月林 ;
曹寿椿 ;
刘祖祺 .
园艺学报, 1988, (01) :51-56
[5]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植物组织低温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J].
朱根海 ;
刘祖祺 ;
朱培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3) :11-16
[6]   小麦抗冻性的季节变化以及温度对脱锻炼的效应 [J].
朱根海 ;
朱培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2) :9-17
[7]  
植物抗性生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祖祺,张石城主编, 1994
[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叔文主编, 1992
[9]  
植物耐寒性及防寒技术. 苏维埃,宓容钦,王文英,王洪春. 学术书刊出版社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