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临界能源堆物理性能初步分析

被引:5
作者
马纪敏 [1 ,2 ]
刘永康 [1 ]
机构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关键词
次临界能源堆; 包层模型; 物理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4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次临界能源堆(SER)是由托卡马克聚变源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SER以天然铀为燃料、水为冷却剂,主要目标是生产电能。本工作建立了次临界能源堆环形圆柱模型,利用蒙特卡罗输运和燃耗计算程序,比较了燃料区不同构型对keff、M、TBR和燃料增殖比等参数的影响,针对均匀模型进行中子源效率与聚变源强、功率分布与能谱、初步燃耗、寿期末停堆衰变热和卸载燃料放射性等物理性能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能量倍增大于6、氚自持、较长时间不换料等设计目标。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SER安全分析提供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核能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 [J].
彭先觉 ;
师学明 .
物理, 2010, 39 (06) :385-389
[2]   聚变-裂变混合堆水冷包层中子物理性能研究 [J].
徐红 ;
杨永伟 ;
周志伟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 43(S1) (S1) :97-102
[3]   MCBurn——MCNP和ORIGEN耦合程序系统 [J].
余纲林 ;
王侃 ;
王煜宏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3, (03) :250-254
[4]   A TRU-Zr metal-fuel sodium-cooled fast subcritical advanced burner reactor [J].
Stacey, W. M. ;
Van Rooijen, W. ;
Bates, T. ;
Colvin, E. ;
Dion, J. ;
Feener, J. ;
Gayton, E. ;
Gibbs, D. ;
Grennor, C. ;
Head, J. ;
Hope, F. ;
Ireland, J. ;
Johnson, A. ;
Jones, B. ;
Mejias, N. ;
Myers, C. ;
Schmitz, A. ;
Sommer, C. ;
Sumner, T. ;
Tschaepe, L. .
NUCLEAR TECHNOLOGY, 2008, 162 (01) :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