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74
作者
王树民 [1 ]
宋畅 [1 ]
陈寅彪 [1 ]
孙平 [2 ]
机构
[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2] 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近零排放; 技术路线; 湿式静电除尘; 在线测量;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5.04.01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在燃煤电厂实现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过程中,烟尘控制技术是关键,通过对除尘、脱硫、脱硝等先进环保技术的系统比较,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路线.在地处长三角的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采用高效低氮燃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旋转电极除尘+海水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技术路线,ρ(烟尘)、ρ(SO2)、ρ(NOx)的实际排放值分别为2.46、2.76、19.80 mg/m3;在地处京津冀的国华三河电厂1号机组,采用高效低氮燃烧+SCR脱硝+低温省煤器+静电除尘(高效电源)+湿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技术路线,ρ(烟尘)、ρ(SO2)、ρ(NOx)的实际排放值分别为5、9、35 mg/m3.实践表明,立足国情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燃煤电厂可以在低成本下实现大气污染物的"近零排放".通过对技术路线优化、低浓度污染物在线测量技术及"近零排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估算结果表明,如果全国燃煤机组自2015年起采用"近零排放"技术,5 a内烟尘、SO2、NOx年均减排率分别可达19.0%、18.9%、18.5%.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复合脱硫添加剂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J].
张军 ;
张涌新 ;
郑成航 ;
许昌日 ;
邬成贤 ;
高翔 ;
骆仲泱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9) :2186-2191
[2]   300MW燃煤电厂溴化钙添加与烟气脱硫协同脱汞技术研究 [J].
史晓宏 ;
温武斌 ;
薛志钢 ;
刘昕 ;
柴发合 ;
支国瑞 ;
任岩军 ;
马京华 ;
高炜 .
动力工程学报, 2014, 34 (06) :482-486
[3]   宽工作温度烟气脱硝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机理研究 [J].
郭凤 ;
余剑 ;
牟洋 ;
初茉 ;
许光文 .
燃料化学学报, 2014, 42 (01) :101-109
[4]   湿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的应用及其对PM2.5的减排作用 [J].
莫华 ;
朱法华 ;
王圣 ;
易玉萍 .
中国电力, 2013, 46 (11) :62-65
[5]   基于国内实测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估算的不确定度 [J].
支国瑞 ;
薛志钢 ;
李洋 ;
马京华 ;
刘妍 ;
孟凡 ;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8) :814-821
[6]   基于能源消费的上海NOx排放源与减排费用效果分析 [J].
朱环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8) :947-952
[7]   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J].
崔占忠 ;
龙辉 ;
龙正伟 ;
陈冠益 .
动力工程学报, 2012, 32 (02) :152-158
[8]   三河发电厂一期脱硫岛设计和运行的优化 [J].
史晓宏 ;
毕春海 .
神华科技, 2010, 8 (04) :63-65
[9]   V2O5-WO3/TiO2系SCR催化剂的钾中毒及再生方法 [J].
云端 ;
邓斯理 ;
宋蔷 ;
姚强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730-735
[10]   火电厂除尘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 [J].
姜雨泽 ;
宋荣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8)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