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系统调蓄水量的功能研究

被引:5
作者
谢江左,康文星
机构
[1] 株洲市林业局,中南林学院
关键词
植被系统,蓄水结构,调蓄能力,径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利用中南林学院会同生态站和广西龙乔林区定位连续多年的实测数据,对不同植被系统的贮水结构和调蓄水量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会同杉木人工林系统的贮水量3832t/104M2,龙乔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和按树混交人工林、天然灌草坡系统的贮水量依次是3356.4、3193.3、3700.8和2257.4t/104M2。植被系统对降水的调节能力,会同杉木人工林为129.96mm,比无林系统大50%。龙乔林区混交林的调节能力最好,分别比杉木林、马尾松林和灌草坡大15.6%、26.7%和35.4%。降低地表径流、抑制洪峰的能力,混交林最强。在防护林建设中,营造结构层次复杂的针阔混交林,对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效果最佳。森林植被对抑制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调节降水和径流的分配格局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J].
康文星 ;
田大伦 ;
文仕知 ;
谌小勇 ;
盛利元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2) :187-196
[2]   广西龙桥林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文效益的研究 [J].
何汉杏 ;
韦炳贰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1, (01) :25-34
[3]   四川米亚罗地区高山冷杉林水文作用的研究 [J].
马雪华 .
林业科学, 1987, (03) :25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