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在慢性病高危体检人群的效果评价

被引:14
作者
王维民 [1 ]
李明 [2 ]
董剩勇 [3 ]
路萍 [2 ]
周平 [2 ]
曾强 [3 ]
机构
[1]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
[2] 北京中新惠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3] 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 慢性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4.3 [健康检查(体格检查)];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机关干部群体中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 为优化企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群体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某大型企业机关干部中的400名慢性病高危人群作为观察对象, 实施为期3个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干预前后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生活方式评分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符合资料要求的387名干预前后体检数据做统计分析, 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19.01、7.46、6.56、5.29、7.74、7.27、-7.64, 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 P=0.469)。干预前后均完成生活方式评分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者373名, 生活方式评分与体力活动的改善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5、50.778, P<0.05), 膳食习惯、吸烟与饮酒情况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0.112、1.410, P>0.05);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果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4, P<0.05)。结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生活方式干预, 可有效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我国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J].
傅华 ;
李洋 ;
彭伟霞 ;
高峻岭 ;
钱海红 ;
戴俊明 ;
郑频频 .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2, 39 (04) :331-334+341
[2]   运动干预对公务员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卢塞军 ;
王松涛 ;
张龙 .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03) :498-500
[3]   部队在职干部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后生活方式干预的疗效观察 [J].
钟勇 ;
史兆荣 ;
游云鹏 ;
王颍 ;
许卫君 ;
嵇君君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 (06) :625-627
[4]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J].
潘运霞 ;
欧阳庆 ;
冯小萍 ;
周新华 ;
彭冠男 ;
郑小红 .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 (02) :112-114
[5]   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管理需求分析 [J].
谢文媛 ;
谢国俊 ;
巢健茜 .
江苏卫生保健, 2010, 12 (01) :48-49
[6]   对广州市3个行政单位中青年知识分子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的应用研究 [J].
屠燕 ;
黎健勇 ;
滕中华 .
护理研究, 2009, 23 (09) :837-838
[7]   丽水城镇机关干部超重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J].
施建英 ;
叶小丽 ;
李珊 ;
刘巧芬 .
护理学报, 2006, (06) :16-18
[8]   再论心血管风险评估 [J].
吴海云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 7 (02) :78-79
[9]   某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及健康促进需求调查 [J].
任建伟 ;
黄建始 ;
乌正赉 ;
陈伟伟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 7 (05) :329-332
[10]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 Potential mediating mechanisms [J].
Mora, Samia ;
Cook, Nancy ;
Buring, Julie E. ;
Ridker, Paul M. ;
Lee, I-Min .
CIRCULATION, 2007, 116 (19) :211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