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0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陈兴时 [1 ]
张明岛 [1 ]
楼翡璎 [1 ]
王红星 [2 ]
王继军 [3 ]
郭旗 [4 ]
刘丽 [5 ]
高存友 [6 ]
刘萍 [7 ]
刘效巍 [8 ]
段慧君 [9 ]
郭凤莲 [9 ]
梁建华 [1 ]
陈冲 [1 ]
陈欣伟 [10 ]
机构
[1]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
[3] 日本琉球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科
[4]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脑电图室
[5]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脑电生理室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脑电生理室
[7] 天津市安定医院功能科
[8] 大连医科大学附一院脑诱发电位室
[9] 山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脑电生理室
[10] 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300; 认知障碍; 混合标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变异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变异性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美国Brayo脑电生理仪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和92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P300,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于治疗后第5周、12周时进行P300随访。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靶潜伏期N2和P3及非靶P2延迟,靶波幅P3降低及非靶P2波幅降低;(2)P3靶潜伏期延迟和靶波幅下降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呈负相关;(3)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随访提示:P300中靶潜伏期N2和P3延迟可能属于该疾病的属性标志;而靶波幅P2和P3下降可能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存在认知功能缺陷。随访提示本病P300变化是混合性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诱发电位学.[M].张明岛;陈兴时等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抑制 [J].
陈兴时 ;
张明岛 ;
王红星 ;
楼翡璎 ;
王继军 ;
郭旗 ;
刘丽 ;
高存友 ;
刘萍 ;
刘效巍 ;
段慧君 ;
郭凤莲 ;
梁建华 ;
陈冲 ;
陈欣伟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49) :3457-3459
[4]   GABA能递质系统对P3a波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吴文 ;
邓圣君 ;
吴宗耀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12) :28-30
[5]   体感诱发电位在预测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J].
马超 ;
许俭兴 ;
燕铁斌 ;
黄利荣 ;
曾海辉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1)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