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4
作者
范建高
王国良
曾民德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2]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发病机制; 肾血管; 肾功能; 腹水; 血液动力学; 肝疾病; 水肿; 循环生理学; HRS; 肝硬化患者; 肝病患者; 重症肝病; 肝功能衰竭; 血浆容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肝肾综合征(HRS)系指严重肝病或急性重度肝损害患者在肝功能衰竭基础上所发生的特发性进行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它是肝功能衰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肾脏无原发疚患,肾脏的病理组织学无明显发现或仅有轻度非特异性改变。如果肝病获得改善,肾功能亦随之恢复正常。因此,HRS是严重肝病患者自发性或反应于肾血管循环改变而发生的肾功能不全,HRS的诊断需排除引起肾衰竭的其它原因。HRS常继发于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暴发性肝衰竭、重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及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严重肝痫。其特点为进行性少尿和氮质血症,但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尿钠低,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之比〉1.1。HRS的持续和发展可转化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部分急性肝衰竭患者可不经HRS而直接发生ATN。临床上,无论是急性肝衰竭还是晚期肝硬化患者均常伴有HRS(发生率为42%~84%)。有报道称,死于肝昏迷的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分别有84%和73%伴有HRS。HRS患者预后不良,大多数近期内死于肝衰竭、胃肠道出血或感染,而肾功能衰竭本身并不是决定患者能存活多久的重要因素,真正死于尿毒症的HRS患者很少(低于11%)。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假说 [J].
韩德五 .
肝脏病杂志, 1995, (03) :134-137
[2]  
Circulatory, Respiratory, Cerebral, and Renal Derangements in Acute Liver Failur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J] . Antony Ellis,Julia Wendon.Semin Liver Dis .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