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25
作者
黄冠星 [1 ]
孙继朝 [1 ]
荆继红 [1 ]
汪珊 [1 ]
杜海燕 [2 ]
刘景涛 [1 ]
陈玺 [1 ]
张玉玺 [1 ]
狄效斌 [1 ]
支兵发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地下水; 铁含量; 分布特征;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2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352组地下水样和12组地表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为未检出~94.8mg/L,平均含量为1.46mg/L。该地区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与其工业化程度及所处区域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在平原区,地下水铁含量与部分地表河流的污染程度更是密切相关,随着远离污染的地表河流,地下水铁含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对其地下水铁含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酸碱条件和地面污染则只在局部地区对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另外,含水层介质组分、径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等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成都市地下水中铁、锰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J].
任陶军 ;
李晓 ;
周亚芹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1) :211-214
[2]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铁锰离子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J].
朱锦旗 ;
王彩会 ;
陆徐荣 ;
季克其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3) :30-33+37
[3]   浅谈地下水中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 [J].
雷万荣 ;
唐春梅 ;
江凌云 .
江西科学, 2006, (01) :80-82
[4]   地下水中铁元素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J].
曾昭华 .
江苏地质, 2003, (04) :220-224
[5]  
沈照理主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