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研究的意义

被引:9
作者
李健
宁越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关键词
城市社会地理学; 城市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分异模式; 城市场景;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1.012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历程,然后评述了现代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转变、特点和主要学派。依据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把西方现代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分为四大部分:(1)城市空间结构的社会意义(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模式(3)城市空间与制度框架(4)城市场景中的特殊行为,并对此进行了综述概括。最后就城市社会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和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PPP模式与城中村改造 [J].
廖俊平 ;
田一淋 .
城市开发, 2005, (03) :52-53
[2]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刘玉亭 .
城市规划汇刊, 2004, (06) :48-52+96
[3]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J].
马润潮 .
地理研究, 2004, (05) :573-581
[4]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5]   90年代西方社会学视域中的全球化理论评析 [J].
文军 .
开放时代, 1999, (05) :40-46
[6]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J].
孙明洁 .
城市问题, 1999, (03) :5-8
[8]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J].
夏建中 .
社会学研究, 1998, (04) :49-55
[9]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
[10]   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 [J].
朴寅星 .
城市问题, 1997, (01) :44-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