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钨含量及其意义

被引:10
作者
赫英
岳可芬
董振信
张战军
刘民武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博物馆
[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地幔岩包体; 玄武岩; 钨含量; 钨矿集中区; 中国东部;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3.06.006
中图分类号
P618.67 [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分析了56件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中的钨含量。结果表明,地幔岩包体和寄主玄武岩中的钨含量分别在0.1~1.0μg/g和0.1~2.5μg/g之间。后者一般高于前者且明显不均一,反映钨是不相容元素,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倾向于富集在熔体中,而主要源于软流圈地幔低程度熔融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岩石圈-软流圈或地壳-地幔相互作用。地幔岩包体钨平均含量接近或仅略高于上地幔钨的丰度,而寄主玄武岩钨平均含量与世界基性岩钨的丰度非常一致,说明我国地幔中钨的丰度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无明显不同,反映钨矿集中区的形成和分布与地幔中钨的原始分布关系不大,我国钨矿集中区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地壳演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J].
华仁民 ;
毛景文 .
矿床地质, 1999, (04) :300-307
[2]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J].
毛景文 ;
华仁民 ;
李晓波 .
矿床地质, 1999, (04) :291-299
[3]   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研究及意义 [J].
杨晓勇 ;
刘德良 ;
陶士振 .
石油学报, 1999, (01) :27-31+105+4
[4]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J].
高山 ;
金振民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1) :3-11
[5]   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 [J].
鄢明才,迟清华,顾铁新,王春书 .
地球化学, 1996, (05) :409-424
[6]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 .
岩石学报, 1996, (03) :382-389
[7]   山东蓬莱、临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钕、锶同位素组成 [J].
支霞臣 ;
陈道公 ;
张宗清 ;
王进辉 .
地质论评, 1994, (06) :526-533
[8]   江苏盘石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Nd、Sr、Pb同位素特征 [J].
陈道公,支霞臣,李彬贤,王银喜,杨杰东 .
地球化学, 1994, (03) :245-253
[9]   女山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与意义 [J].
周新民 ;
于津海 ;
徐夕生 .
科学通报, 1992, (13) :1198-1201
[10]   辽宁复县地区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J].
路凤香 ;
韩柱国 ;
郑建平 ;
任迎新 .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S1) :2-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