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建东
张少华
曹月霞
苏丽环
许榕
机构
[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和控制; 卫生教育; 学生,医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教育模式在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教育效果,以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学生887人,分为专家讲座、同伴教育和自我教育3组,分别实施3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结果3种教育方法均取得明显成效(P<0.01)。总体上,同伴教育最优,专家讲座其次,自我教育最后;同伴教育与专家讲座、自我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在男、女生中的排序同上。在女生中,同伴教育明显优于专家讲座和自我教育(P<0.05);在男生中,3种教育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教育方法均取得明显成效,但同伴教育最优,专家讲座其次,自我教育最后。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在民族农村地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4维模式 [J].
薛启华 ;
马建奎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3, (S1) :78-79
[2]   社区人群STD/HIV认识水平干预前后比较 [J].
林昭春 ;
李绍兴 ;
廖菁 ;
万绍平 ;
郝康玲 ;
秦光辉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1, (06) :417-419
[3]   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四川省内江市城区示范社区“组织运作参与”模式 [J].
马渝根 ;
潘小平 ;
戴静 ;
李绍兴 ;
廖菁 ;
林昭春 ;
万绍平 ;
都尧光 ;
郝康琳 ;
谢佑春 ;
秦光辉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1, (03) :141-144
[4]   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大众传播模式及效果评价 [J].
刘景曾 ;
孟庆和 ;
吕润生 ;
凌莉 ;
王亚平 ;
王志琪 ;
于瑞龙 ;
张进州 ;
董耀煊 ;
矫曰林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9, (03) :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