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

被引:74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戴金星
张林晔
李剑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 组合特征; 波动湖相沉积; 非均质性;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近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成藏组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系统采集该组 6 0 0余块烃源岩样品和 30个油田 186个原油样品 ,分别进行了多项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其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划分为咸水湖相 (沙四段上部 )、半咸水深湖相 (沙三段下部 )和淡水湖相 -三角洲 (沙三段中部 )三种成因类型 ,它们分别对应欠充填、平衡充填和过充填的湖泊类型 ,代表了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三种最基本的成因模式 ;并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 ,尤其在平衡充填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 ,这种非均质性与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 ,据此提出了波动湖相沉积。通过深入的油 -源对比工作 ,确立了咸水湖相和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为东营凹陷的主力源岩。还探讨了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和油气运移方式 ,指出咸水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心 ,油藏类型主要为隐蔽性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泥岩孔隙结构特征
    苗建宇
    祝总祺
    刘文荣
    卢焕勇
    [J]. 地质论评, 2003, (03) : 330 - 336
  • [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张林晔
    孔祥星
    张春荣
    周文
    徐兴友
    李政
    [J]. 地球化学, 2003, (01) : 35 - 42
  • [3]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朱光有
    金强
    [J]. 石油学报, 2002, (05) : 34 - 39+5
  • [4]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王铁冠
    [J]. 地质论评, 2002, (03) : 284 - 289
  • [5]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邱桂强
    王居峰
    张昕
    李从先
    [J]. 沉积学报, 2001, (04) : 569 - 574
  • [6]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郭元岭
    赵乐强
    石红霞
    高磊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 33 - 36+15
  • [7]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
    冯有良
    李思田
    [J]. 地质论评, 2001, (03) : 278 - 286
  • [8]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刘传联
    徐金鲤
    汪品先
    [J]. 地质论评, 2001, (02) : 207 - 210+8
  • [9] 东营凹陷沙四段深水成因蒸发岩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袁静
    覃克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 9 - 11+15
  • [10] 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邓宏文
    王红亮
    宁宁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305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