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共部门民营化与NPO困境——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质疑

被引:3
作者
李翠玲 [1 ]
甘峰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日本; 公共部门改革; 公共性; 区域治理; NPO;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0.06.007
中图分类号
D7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新公共管理潮流的推动下,日本的公共部门从中曾根政权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从官到民"的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以强化公共性为名义的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呈现出这样两种特征:首先,改革的真实动力源自政府财政困境,在"官制市场"中引入非营利组织NPO是缓解财政压力这一实质内容的外在形式;其次,NPO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以及对于政府资金的高度依赖,从而压抑着组织公共性的生长。为走出改革的困境,充分发挥NPO组织的应有功能,由"批判型"市民运动转向"政策提案型"市民运动可能是一条有效路径。即通过进一步培育民间主体,并建构各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使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并不仅仅局限于争取和接受政府项目委托,而是延伸至政策提案层面,从而彰显以NPO等社会力量为重要主体的区域治理的公共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集体选择经济学.[M].(美)乔·B.史蒂文斯(JoeB.Stevens)著;杨晓维等译;.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