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

被引:5
作者
陈卉
机构
[1]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关键词
后现代; 孤独; 《麦田里的守望者》; 《挪威的森林》; 《上海宝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4 [小说];
学科分类号
050108 ; 0502 ; 1407 ;
摘要
以后现代小说文本中凸显的“孤独”感作为主题 ,以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上海卫慧的《上海宝贝》为审视对象 ,将这三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并列 ,通过对作品文本和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分析 ,来具体讨论“孤独”情结的形成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两大走向 [J].
王松林 .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01) :91-97+173
[2]   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 [J].
程巍 .
外国文学评论, 2002, (03) :44-52
[3]  
西方文学十五讲.[M].徐葆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且听风吟.[M].(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 原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M].王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  
麦田里的守望者.[M].(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1999,
[8]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史志康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  
挪威的森林.[M].(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6,
[10]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王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