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阔沙蚕生活史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宝铃
孙瑞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担轮幼虫期; 刚节; 幼虫发育; 前纤毛; 双管阔沙蚕; 异沙蚕体; 体长; 性成熟; 幼体; 口前叶; 附着生物群落; 眼点; 生活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双管阔沙蚕Platynereis bicanaliculata(Baird)是潮间带岩岸海藻根部和潮下带附着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北太平洋分布很广,东岸由加拿大至墨西哥、夏威夷群岛,西岸由日本至我国的辽宁旅大,河北山海关、北戴河,山东蓬莱、烟台、乳山、青岛,浙江嵊山,福建平潭、东山,台湾以及广东汕尾、澳头和广西涠洲岛等地40个点都有分布。值得提出的是河北和山东的贻贝及海带养殖场,福建、广东的珠贝养殖场,在贻贝和海带的养殖绳、架、玻璃浮球和珍珠贝上的附着生物间都发现有大量双管阔沙蚕栖息,因此开展双管阔沙蚕生活史的研究,对潮间带和附着生物生态学研究,以及海藻和贝类养殖工作都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Lapp, 1974.Reproduction, morphology, swarming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Platynereis bicanaliculata(Polycha(?)ta) in an artificial salt water pond. Blake,J. A. and D. L. American Zoologist .
[2]  
Hartman, 1964.The Polychaetous annelids of Japan pt. 1, Allan Hancock Pound. Imajima,M. and O. Occas. P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