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近纪古湖发育的直接证据

被引:15
作者
米立军
毕力刚
龚胜利
吴国瑄
覃军干
邵磊
夏佩芬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
[2] 同济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古湖; 湖相沉积有机质; 新近纪; 渤海;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渤海5口钻井的沉积有机质分析,以沉积有机质中浮游藻类丰度和类型、无定形有机质含量变化以及地层序列中富藻沉积层发育程度,作为指示湖相沉积环境发育的标志,确定渤海新近纪湖相沉积层的分布特征及渤海古坳陷湖的发育特征。分析表明,浮游藻类和无定形有机质含量高的层段在馆陶组和明下段都有分布,但发育最好的是在明下段下部。这是渤海新近纪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的直接证据。从湖相沉积发育的差异看,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时期的古湖有着不同的特征,馆陶组早期渤海的湖泊可能很小,馆陶组中、晚期为湖泊扩张期,从含浮游藻类和无定形有机质沉积层纵向变化频繁出现可以看出浅湖沉积环境的不稳定性。新近纪古湖的盛期是在明下段下部沉积时段,当时渤海淡水湖泊普遍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中坳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特点及其聚集规律 [J].
米立军 ;
段吉利 .
石油学报, 2001, (02) :32-37+121
[2]   东海海底泥炭层盘星藻组合的发现与晚更新世晚期的海面变化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蒋辉 ;
孙煜华 ;
章永昌 .
科学通报, 1981, (02) :109-112
[3]   江苏北部下第三系戴南组的盘星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 [J].
朱浩然 ;
曾昭琪 ;
张忠英 .
古生物学报, 1978, (03) :233-244+357
[4]  
抚仙湖[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 1990
[5]  
古湖泊学译文集 .2 汪品先,陈嘉树,刘传联等编译. 海洋出版社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