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火山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银矿床

被引:1
作者
李朝阳
刘铁庚
叶霖
朱维光
邓海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2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型; 陆相火山岩型; 大型-超大型银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1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我国西南“三江”地区嘎村与老厂两个大型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和我国东部及新疆天山地区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主要产于岛弧、裂谷构造环境的次级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下部为脉状-网脉状矿化,上部为产于热水沉积岩中的层状矿化(主矿体),从地表向深部成矿元素为As(Au)→Ag,Pb,Zn→Cu,嘎村矿床的层状矿体全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04±14)Ma,主成矿期为晚三叠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斑岩)型银矿床银矿形成时代多晚于围岩,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和团块状为主并详细地研究了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银矿床或银与萤石、卤素元素、锰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