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降压开采机理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冬丽
王新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河北 廊坊
[3] 湖北 荆州
关键词
煤成气; 开采机理; 解吸; 等温; 吸附; 含气饱和度;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模拟计算了解吸时间、渗透率、等温吸附线形态、压差、含气饱和度等方面因素对煤层气产量高低的影响,分析了煤层气产出的机理。研究表明,低含气饱和程度、低地层压力、低渗透是造成我国煤层气产量较低的原因;解吸时间越短,气产量高峰期越早,高峰期产量越高,高峰期过后产量下降也越快;相渗曲线越陡,残余气饱和度越小对气产出越有利;等温吸附线在地层压力变化范围内的缓陡程度决定气产量的高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9 +9-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煤层气单井开采数模研究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76-77+144
[2]   扩散作用对煤层气可采性的影响 [J].
卢福长 ;
武晓玲 ;
唐文忠 .
断块油气田, 2000, (03) :17-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