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灾害救济制度比较——以近年中日两国大地震为例

被引:9
作者
熊贵彬
崔洁
机构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灾害救济; 地震; 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5 [救灾]; D731.3 [];
学科分类号
0837 ; 0302 ;
摘要
中国汶川地震和日本阪神、本州、岩手.宫城地震的救灾过程表明,中日两国救灾体制中,报灾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筑抗震度、民间组织的参与机制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救灾体制的建设,既要发挥自身的政治体制优势,又要着力借鉴日本救灾防灾的成功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71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日本6·14地震微伤亡背后 [J].
严圣禾 .
南风窗, 2008, (14) :74-75
[2]   从阪神地震看日本防灾模式 [J].
姚远 .
沪港经济, 2008, (07) :78-79
[3]   日本防灾立法的体制和精神 [J].
吴飞 .
中国改革, 2008, (07) :73-74
[4]   为什么日本“不怕”地震? [J].
孙玉敏 .
招商周刊, 2008, (13) :43-43
[5]  
救灾制度待变[J]. 段宇宏 ,李楠.新闻周刊. 2003(27)
[6]   从阪神大震灾看地震保险 [J].
吉村昌宏 .
国际地震动态, 1999, (07) :30-34
[7]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1/11/.content-403665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