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大港农场2002年夏蝗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

被引:10
作者
季荣
谢宝瑜
李典谟
刘团结
张霞
刘金栋
杨长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4] 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植保站
[5] 河北省南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夏蝗; 大发生; 特点; 南大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2 [直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进入 90年代以来 ,南大港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大发生 6次 ,2 0 0 1年夏秋蝗发生面积达 2 6万hm2 ,5龄蝗蝻最高密度为 1 0 0 0 0头 m2 。 2 0 0 2年形势更为严峻 ,仅夏蝗发生面积超过 2万hm2 ;分别造成 1 3 0 0hm2 和 2 70 0hm2 的芦苇被吃成光杆和被啃食的严重破叶。出土时间早、孵化时间长、龄期悬殊大是今年夏蝗发生的主要特点。主要原因是去年越冬卵块基数大 ,其次是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山东蝗虫.[M].孙源正;原永兰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  
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M].马世骏等著;.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