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动力势各组成部分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李德耀
沈允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质子动力势; 质子区域化; 毫秒延迟发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类囊体中伴随光合电子传递产生的膜两侧质子动力势可用于ATP形成供光合碳同化之需.但目前对其机理尚有不少模糊之处.例如非循环光合磷酸化中ATP/NADPH形成的比例究竟是多少?是否符合碳同化之需要?质子区域化是否存在?它与偶联效率的关系如何?质子动力势的各组分都可用于ATP形成,它们在活体内进行反应时究竟各有多少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712 / 17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叶绿体毫秒级延迟发光的快相变化与水氧化时质子释放的关系的研究[J]. 徐春和,沈允钢.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09)
  • [2] 氧电极法测叶片光合作用技术探讨
    李德耀
    邱国雄
    沈允钢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 (05) : 23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