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化体制性约束的理论分析——基于分工和资源配置的角度

被引:4
作者
李旭晟 [1 ,2 ]
江美玲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江西省政府
[3] 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非农化; 体制性约束; 分工; 资源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所有非农化的体制性约束都是通过阻碍分工的广化、深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及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来起作用的。非农化的各种体制性障碍都能从分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得到解释,从而为分析非农化的体制性因素找到了两条最基本且最便于掌握的理论线索,并找到了非农化体制性约束研究的理论依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研究"三农"问题的理论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 [J].
张车伟 .
经济研究, 2003, (01) :3-12+92
[2]   农村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J].
陈晓玲 ;
尹丹 .
农村经济, 2004, (01) :77-78
[3]   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特质与现实途径 [J].
刘承礼 ;
涂文明 .
农村经济, 2004, (01) :74-76
[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经济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原始积累问题 [J].
孙国峰 ;
郑邵庆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2) :26-29+79
[5]   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 [J].
刘明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2) :53-57+80
[6]   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 [J].
陈锡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1) :4-9
[7]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6) :3-12
[8]  
经济学原理[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小凯 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