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49
作者
秦新生
刘苑秋
邢福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低丘; 人工林;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取江西省泰和县狗丝茅岭低丘荒山人工造林10a的人工生态系统中8种人工林主要类型和1个对照区,通过比较这些类型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和相关的环境因子,揭示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工林类型(造林树种)、林分组成(纯林或混交林)和林分密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林分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各人工林类型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具有大体相似的规律,即在相近造林密度下,不同造林树种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以针叶纯林稍占优势,针阔混交林次之,而阔叶纯林相对较低;针叶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虽然最高,但针叶林土壤的持水力相对较差,有机质含量也较低,而阔叶纯林相对较好,针阔混交林则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土壤酶特性影响 [J].
刘苑秋 ;
杨家林 ;
杜天真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6) :791-795
[2]   江西省不同类型退化荒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 [J].
郭晓敏 ;
牛德奎 ;
刘苑秋 ;
杜天真 ;
肖舜祯 ;
叶学华 .
生态学报, 2002, (06) :878-884
[3]   低效马尾松水保林林下植被及生态功能恢复研究 Ⅰ恢复技术优化经营模式 [J].
佘济云 ;
曾思齐 ;
陈彩虹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2) :1-3
[4]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陈秋波 .
热带作物学报, 2001, (04) :82-90
[5]   红壤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的增湿效应初探 [J].
刘允芬 ;
李家永 ;
陈永瑞 ;
林耀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57-461
[6]   华南严重侵蚀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条件影响的研究 [J].
谢宝平 ;
牛德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35-139
[7]   辽宁东部山区几个主要林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李冬 ;
朱丽辉 ;
李洪波 .
辽宁林业科技, 1998, (06) :41-43
[8]   低丘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经济开发研究 [J].
董林根 ;
杜国坚 ;
楼焕泽 .
浙江林业科技, 1998, (03) :1-7
[9]   粤东五华县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初步研究 [J].
刘世忠 ;
敖惠修 ;
何道泉 ;
夏汉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1) :57-64
[10]   大明山中山植被恢复过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J].
温远光 ;
元昌安 ;
李信贤 ;
和太平 ;
赖家业 ;
黄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1) :34-41